在儿童心灵的星空中,每一次互动都是点亮关系的火花。

从一个温暖的拥抱到同伴间的悄悄话,从对自身的了解到与父母的互动,孩子们用千万种方式探索与世界的联结——或好奇、或争执、或合作,每一刻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地图。
学校如何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,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。2025年4月至6月,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组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系列活动,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普及、宣传和教育的新形式、新方法。
关系中的千万种可能
5月21日,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碧云校区,2025平和心理季的系列活动之一——“关系中的千万种可能”举办。

7(1)班张紫晴(左三)正在开展志愿活动
活动现场的“师生心有灵犀”展台,7(1)班张紫晴正在忙碌的敲章。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心理季活动,担任志愿者的角色。她参与了海报张贴、布置现场等工作,看着一整个展板上的“师生心里话”,张紫晴表示:“心理季活动,帮助我更全面地了解师生关系。我现在对心理问题比较感兴趣,而且我目前在写小说。” 张紫晴说,通过活动,她获得了更多的创作灵感,也有利于她对角色进行更细致的描写。
5(3)班的秦邹若珺和张恒一,也沉浸在活动之中。从一年级开始,她俩就是好朋友,亲密无间的友谊,已经存续了5年。在“友谊传递局”展台,秦邹若珺认真的书写着,她想要通过一张明信片,来向她的好朋友,传递一些心里话。“我有时候有些内向,有些话平时不一定能说出来,但现在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来说一些自己平时难以表达的话。”秦邹若珺说,活动给了她一个新的媒介,让她把心里的小秘密,分享给张恒一,“书写的过程,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,因为有很多的想法,我想让她能更了解我,也想让她知道,我有多珍视我们的友谊。”写完明信片后,秦邹若珺把明信片投递到了展台的信箱,最终这张明信片会送到张恒一的手里。
是心理健康教育,也是互动体验活动
据了解,5月21日碧云校区举行的“关系中的千万种可能”活动,包括“贴出自己的诗”诗歌创作互动展示;“共感碎片拼装车间”学生合作拼图游戏;“师生心有灵犀”(学生和老师互相写自己认为的可以让对方开心的事情,互动留言)、“夸夸镜”(夸夸镜立在地上,抽取肯定语句卡,对着镜子大声说出卡片上的话,自我认同与欣赏)、“世界上的另n个我们”(展板列举大的特征分类,同感的人把自己名字贴上去,发现同类)、咨询室探秘(参观咨询室,找鸭子)、拥抱一棵树(抱树疗愈活动,探讨自己与自然的关系)、Want a Free Hug?(学生/师生抱抱疗愈活动)、我家每晚的6点半(画出自己家晚间时光的典型场景)、我心目中的友谊(课堂完成的画作展出)、我与压力的关系(课堂完成的画作展出)、镜头中的“关系”、友谊传递局(写明信片传递给朋友)等十余个主题板块。

初中部校长助理聂琛老师表示,在活动中,学校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些互动体验项目,以孩子们自主设计和参与为主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各个年级的孩子都有,自愿报名参加。“举个例子,我们每年心理季,都会保留一个互动环节,‘心理咨询室’探秘,让孩子们在其中找小鸭子。这也是一个连接的机会,让孩子们熟悉心理咨询室的环境,哪里是沙盘区,哪里是休息放松区。这有利于消除孩子对于‘心理咨询室’的障碍,一旦孩子真的遇到问题了,可以自然而然地走进这里,可以更放松地向心理老师求助。”
以“关系”为主题,探索人与世界的多样性
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来已久,特别是2021年开始,学校逐步将原来的心理作品交流,升级优化为“心理嘉年华”的现场互动形式,通过现场的积极人际互动,增强学生们的情感链接,收获积极体验,提高对心理素养的重视程度。据悉,2025平和校园心理嘉年华,除了在不同的学部(小学、初中、高中)展开,不同的校区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动。在平和金鼎校区,快乐躺草坪(营造放松的社交环境,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)、合作水粉画(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)、关系之树(不同视角下的人际关系展现的独特性和多样性)、原来我一直如此丰盈(探索我与“自己”的关系)、情绪交易所(用坏情绪换来好情绪,匿名写下坏情绪)、种子明信片(通过种子传递爱)等多项活动也将陆续推进。

镜头中的“关系”:学生作品展示
此外,平和金鼎校区的戏剧疗愈工作坊、“天外来音”手碟互动性宣讲、沙盘体验、音乐跑等,平和碧云校区的高中教师互助工作坊、“爱的接力”小学亲子艺术疗愈工作坊等,通过与音乐、体育等联动的方式,不断拓宽心理教育的边界和可能性。
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宋瑞雪介绍:“每年我们会跟随政策引导,小初高的心理老师充分讨论各学段的共性问题,设置适合的大主题。比如今年的关键词是‘关系’,关系是影响我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,也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,亲子关系、同伴关系、师生关系、人与自然、人与自己的关系,包罗万象,这个主题既有意义,也足够广阔,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。”
宋瑞雪说,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际关系的多样性,包括亲子、师生、同学关系,人与自然的关系,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,打破对关系的刻板认知,拓宽对关系多元理解;增强学生在各类关系中自我表达、共情他人、有效沟通、解决冲突等能力,使学生能够以积极、健康、成熟的方式处理关系中的问题与矛盾,提升人际交往质量;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场景,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关系带来的温暖、支持与力量,培养学生对关系的珍惜与感恩之情,激发学生主动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意愿;助力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,在关系互动中更好地认识自己、接纳自己,提升心理韧性与抗挫折能力,预防因关系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扰,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。“每次心理嘉年华活动我们从春季学期开始就启动准备了,大概筹备了3个月。”
而谈及不同年龄段孩子,需要注意的心理健康问题。宋瑞雪说,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重要任务,因此很难说哪个年龄段需要特别注意。可以说每个阶段都需要注意,但是注意点可能有所不同。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。
小学初始阶段会有一些发育类的、行为类的,入学适应类的挑战,需要家长在升学前就引起足够重视,帮助孩子适应校园集体生活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获得充分的自信,这是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。小学高年级到中学,孩子在青春期,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,抓大放小,把握原则性的问题,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,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困扰,陷入迷茫和混乱,倾听式的陪伴,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学会接纳、用健康的方式宣泄情绪,培养共情力是非常重要的。“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融为一体的,身心健康相互影响,是我们每个人,无论小孩还是大人,每天正常运转,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的基础。”宋瑞雪说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聚焦儿童心理教育:关系中有千万种可能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